找到相关内容1708篇,用时5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僧肇般若学与王弼易学

    去而存空,非空之谓也。” [注32] 已经提出“双遣”、“有”、“无”之意。但是罗什著述多佚,完整思想不得而知。罗什弟子昙影著〈中论序〉说:罗什之思想,“然统其要归,则会通,以真谛故无有,俗故无...极深。本文结合《肇论》各篇,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僧肇般若学受王弼易学的影响:(一)僧肇的“触事即真”与王弼的“体用一如”;()僧肇的“有无双遣”与王弼的“得意忘言”;(三)僧肇的“真空妙有”与王弼的“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84268793.html
  • 三宝皈依法

    功德作用身、八万四千法之法源圣僧之总持上师皈依,向具足四身之佛陀皈依,向道灭真法皈依,向具足断悟功德的圣僧皈依,向四续部一切本尊皈依,向勇士、空行和具足慧眼的一切护法皈依。   也可以诵读如下的...信赖的,是永远可靠的皈依对象,绝不容置疑。对这类问题的论述,详见《大乘庄严经》和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等。   ()皈依的起因   皈依三宝的起因,不外乎两种,一是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识引起的忧患意识;一是...

    多识·洛桑图丹琼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3068895.html
  • 惟贤法师:实修问答集

    译成中文就叫总持。什么叫总持呢?总就包括一切法、宇宙万有一切法,持就是它所执持的是一切功德一切善法。你能够做到融通,世出世间都明白了,就可以持一切善法,所以叫总持。陀罗尼叫总持,咒又叫陀罗尼。这个...性到相,融通;香洁是什么?本身非常纯净,尽管在污泥之中,不受污泥之染,能够吐出芳香,净化环境,给众生好处,品德很高。有这么一个大智慧、大悲心,你的真心就恢复了,叫妙法莲花。   65. 妙法莲华的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1268944.html
  • 《元气论》对佛教缘起论的融会

    到佛教的真俗存在着严重冲突,孤明先发,提出了善根断尽者也存在着成佛的可能性。证之以稍后传入中原的《涅槃经》,若合符契。这才使佛陀普渡众生的伟大情怀,周尽人间。道生的精神继承人法瑶,开始明确把佛性...的观念还是那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。以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就此加以评说,佛教成为了失败者,佛教征服中国终究变成了一个神话。    《元气论》继承了传统的以元气为构成世界的物质本源的认识,认为在元气未曾...

    强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3768967.html
  • 杨维中:隋唐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研究

    因则具染净、善恶性。在此,智顗以十界互具和三圆融的方法论原则推出了三因互具互融的结论。应该特别指出,智顗是在“一念心”的基点上论证佛性具恶的。智顗学说中,“性”仅指众生之心体而非佛之体性,佛之体性...与联系。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“离言真如”立场,窥基创发的“四重”,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。   唯识宗将心体和理体两分的直接结果就是倡言生、佛两界。以种子诠释种姓,又以无漏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3769407.html
  • 起信论解惑

    诤缘生体用,即亦无用陈述,显缘  生,诠法性,种种破立而攻起信,虽料简亦可无有,即大圆  今日亦无容饶舌,此所谓一  149页  道清净也。然王君明知之而复作料简者,盖亦有密意焉。一  、以玉由琢磨而...体相 (起信诠真如自体相末云:名如来藏,亦名如来法身)  ,是亦可说起信以真如为宗。真如在三性属圆成实,而圆成  实含义:一为就遮遍计所执而显真如义,则为三论等空宗  真如;一为就表依他如幻而显真如义...

    唐大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1469651.html
  • 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

    圆满周遍,其作用自在,且周行于一切,故称为圆通。圆者,满也;通者,达也。唐代僧人解释说:“圆以不偏为义,……中道,事理具足,不偏不别,……故名为圆”[23];“于自所缘,无倒了达,妙用无础(疑为碍)...而不可追问;后者是指,“论”是变化多端的,它因各种事物的性质来变现而不可穷尽;故“论”超越了凡夫俗子之谈,所以是“无敌于天下者也”。、“论”的形式特点是“博引众经”,“畅发义音”。前者是说,“论”...

    普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2069968.html
  • 湛然“无情有性”思想中的“真如”概念

    唯净的理论。湛然认为,即使小乘佛教,都要观苦、集才能契会真如;定立万法唯净之人,在这点上连小乘教都不如,又如何能够谈到染净相即圆融具足的佛性。又说:  “他不见之,空论无情性之有无,不晓一家立义大...,在原始佛教之后逐渐扩大,《异部宗轮论》举化地部九无为:  “无为法有九种:一择灭,非择灭,三虚空,四不动,五善法真如,六不善法真如,八道支真如,九缘起真如。”( T49.17A )  原始佛教中的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5370099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止观入门

    证入涅槃。这是“非因计因”、“非道计道”的谬见。  五利使发生的原因是不了解四谛的道理所引起的。因不知苦、集,而生出了 身见、边见、和邪见;不知灭谛,而生见取见;不知道,而生戒禁取见。  其次讲...观因缘生心即中者:观于心性,毕竟空寂。心本非空,亦复非假。非假故,非世间;非空故,非出世间。非贤圣法,非凡夫法,边空寂,名为心性。能如是观,名为上定。心在此定,即首楞严。本寂不动,双照,现诸威仪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570239.html
  • 论天台智顗的“文本”概念

    地构成实相。透过这个方法,在空观之中吾人去掉原来对于文本固定含义的执着;在假观之中吾人明白文本必在其特定的存在脉络而显现;明白上述空假观为方便法,而能往复运用空假观来解读文本时,称为双照;在双...当然作者自己也会在本文之书写过程中,同样产生关于自我思想之重新理解。  、从智顗的经典观谈何谓「文本」?  所谓的「文本」(text),也可翻译为「本文」、「原文」等,在基督教文化圈中亦指圣经的经句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870240.html